A
内乡振字〔2023〕27号
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576号建议的答复
张江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农村散养殖户“人畜分离、集中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工作
自2022年以来,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启动开展“人畜分离”试点工作,在全区打造461个试点村,推动农村牧区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将进一步推广“人畜分离”试点经验,推进规模化养殖。
为推进设施畜牧业建设,提升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水平,促进全区养殖业提质增效、绿色健康发展,结合自治区养殖业发展实际情况,2023年计划实施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提升改造项目。全区共计支持600家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基础设施设备改造、饲草料收贮加工、饲喂环节装备购买、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补贴。同时组织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800个,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选种选配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有效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中小散户标准化养殖水平提升。
二、关于配备兽医进驻养殖区参与日常防疫病工作
当前,我国推行的动物防疫政策是规模养殖场实行“先打后补”或通过购买服务,散养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予以解决,并逐步由政府购买服务向养殖者购买服务转变,最终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目前,自治区采取“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做法,逐步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完成防疫与协助抽样等规定任务的同时,还将广泛开展诊疗、销售及其他经营性活动,打造科技引领、示范带动、利益联结、产业融合新模式,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场主动购买疫病防治、检验检测等兽医服务,解决自身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等问题,促使畜禽养殖经营者在观念上从“要我防”逐步转变为“我要防”。2022年,全区投入5000余万元在20个旗县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计划投入8000万元在37个旗县进一步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
三、关于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
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十四五”优势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规划》,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聚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做大做强肉牛、肉羊、饲草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将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的留在县域,留给农牧民。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和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着力培育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牧民。支持“企业+基地+农牧户”“合作社+农牧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
四、关于推动专家技术人员实地调研
持续强化科技人才服务。积极推动教育、卫生、产业等专家学者下基层,开展“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自治区首批选派1017名优秀青年教师、1365名医疗人才、5122名科技人员、1627名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积极为脱贫旗县选派产业发展顾问组帮助选择产业项目、指导产业生产、谋划市场销售,目前已为科左中旗、察右中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等3个非重点帮扶旗县选派3个组23人,长期开展结对帮扶,助力乡村发展。下一步,将研究实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回引行动,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指导各地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组加强科技指导和服务,在促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感谢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2023年5月31日
签发人:贾跃峰
联系人:韩超群
电 话:0471-638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