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奈曼旗:推进文化振兴 培植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近年来,奈曼旗坚持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精神杠杆,以高品质文化不断培植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化振兴焕发乡风文明新风尚。依托少数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文化等优秀本土文化,在全旗16个乡镇(街道)的363个嘎查村制定修订村规民约。采取“积分制+红黑榜+文明积分超市”的措施,建立道德评议“红黑榜”,引导移风易俗快速见效。通过正面引导、负面警示,带动了民风社风转变,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大力开展“陈规陋习整治行动”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开展835场次,共7万余人次参与;表彰了道德模范20名、文明家庭39户、文明单位7个、优秀志愿者43名、文明村镇52个等先进典型,有效推进苏木乡镇场(街道)、嘎查村(社区)文明风尚建设。
文化振兴构建文化生态新结构。培育公共文化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文旅、业余体校相关项目资源整合,积极动员群众加入到队伍中来。全旗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984支,吸纳志愿者1.6万人;举办奈曼旗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3场次,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活动4500场、嘎查村集体过大年42场;成功举办内蒙古沙漠那达慕、奈曼越野群英会、摄影采风活动、诺恩吉雅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十大文化旅游活动。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创作了《永做草原轻骑兵》《中华一家亲》《红色家书》等文艺作品300余个。长篇报告文学《玛拉沁艾力之路》荣获第十五届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歌曲《奈曼情歌》荣获第六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创作一等奖,20余部作品获得自治区奖励。创作版画作品2000余幅,61幅入选国家级展览。
文化振兴彰显乡村文化魅力。将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注重挖掘乡村文化特质,推动形成多样化、融合化和个性化的乡村文化振兴格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要素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推动文旅景观全域提升。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逐步健全文旅产业体系。近年来,年接待国内游客从2016年的51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13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11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3亿元增长到6.5亿元。建成景区(点)16处,创建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1家,2A级旅游景区1家,三星级酒店2家,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国家重点旅游扶贫村2个,国家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2家,自治区5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1个,4星级接待户1家。文创产品研发初显成效,中华麦饭石、白音杭盖牛肉干、蒙古包食品等文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麦饭石和牛肉干产品获得“内蒙古礼物”商品认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