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深耕“三农”金融服务 向乡村振兴输送“金融活水”
“多亏了农村信用社这10万元贷款,今年,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都不犯愁了!”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土龙岗村种植户李海明激动地告诉记者。
2023年,李海明承包了50亩地计划种植玉米,家里的积蓄支付了土地承包费,还要购买种子、化肥、农药,这让他犯了愁。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派出金融服务队来到他家里,简化办贷程序,现场授信10万元,解决了李海明的“燃眉之急”。
金融“抢春” 不负农时。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深普惠、稳增长、提服务、优结构、控风险”五个方面总体规划,通过单列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建立信贷服务“绿色通道”、设立专门服务窗口、组建金融服务下乡团队等措施,全力做好春耕备耕、接羔保育等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1月末,累计发放农牧业类贷款3.9亿元,其中:发放支持购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类贷款2.06亿元,支持购置农牧业生产机具及服务类贷款0.52亿元,支持接羔保育养殖类贷款1.32亿元。
“这几年通过养牛,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去年出栏20多头牛,收入20多万元。我还在院子里建了库房,全自动搅拌机、拖拉机、农运车啥都有。这多亏了农信社的帮助。没有农信社,就没有我现在这好日子!”查干哈达苏木牧民巴特尔激动地告诉记者。
今年46岁的巴特尔家里有6口人,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庭负担比较重。为了过上好日子,巴特尔萌生了养牛的想法,但是没有启动资金。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驻村金融助理上门为他“注入”了30万元的“金融活水”。
2022年以来,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全旗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持续健全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优化金融助理“驻点”“驻村”工作流程,加大对绿色农牧业、绿色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等方式,推动了巴林左旗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
“林东镇山湾村有340多亩地的春棚,有200亩春棚是去年春季建的,已经投入使用,140亩是去年秋季建的,大棚‘骨架’已经建完。原来农户种植玉米,1亩地纯收入1500元左右,现在在大棚里面种植尖椒,1亩地纯收入10000元左右。这得益于农信社的‘金棚贷’贷款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孙玉林接着告诉记者,“这些春棚,能够让8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还重点聚焦“三农”领域,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产业发展模式,针对设施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肉驴养殖等相继推出“金棚贷”“金药贷”“金龙贷”专项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1月末,专项产业贷款余额达到3.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