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鄂托克前旗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4-01-12 11:03 点击量:934
放大字体 减小字体
分享到:

“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一、基本情况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麻黄套村位于蒙、陕、宁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鸡鸣三省之称。麻黄套村下辖6个小社,共有256户、856人。全村总土地面积15.64万亩,天然草牧场5.49万亩,林地2.72万亩,水浇地4.14万亩,未利用土地2.9万亩。种植玉米3.1万亩、西瓜0.5万亩。牲畜存栏量2.22万头只。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村。

2020年,麻黄套村以党建为引领,抱团发展共同致富为导向,组织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共有成员298户、862人,村民入股率达100%,登记资金为71.42万元人民币,村支部书记为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为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牧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社员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事会监督。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的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合作社内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齐全,农机操作人员和机具登记台账、作业服务账目健全,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在册大型农机具全部符合农机安全规范,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注册登记并领取号牌、行驶证,驾驶员全部持证上岗。

合作社自启用以来,与农牧户签订了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合作协议,建立了玉米、瓜果蔬菜统一生产、购销、生产农机作业全程服务、品牌运营“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权利,形成了利益联合体,发展了“订单种植”和“订单加工”,延长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升了当地农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壮大合作社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全旗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为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直接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为民服务范围与质量,有效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以“以农为本、科学发展、服务农牧业”为宗旨,以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动嘎查全体农牧民的共同增收为目的,探索实施“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为本村及周边农牧户玉米种植提供深耕、旋耕、播种、飞防植保、收获、玉米秸秆打捆六个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周边农牧民生产专业化、机械化,直接助力农牧业生产降本减工、提质增效,帮助农牧民增收2.12万元,切实提升了农牧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合作社为周边农牧户新增就业岗位10人,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突破100万。

(一)“抱团发展”推动农机服务走上新台阶

麻黄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原有农机进行整合评估,在原有农机作业机械的基础上,积极购进部分新的农牧业机械,实现了玉米深耕、旋耕、播种、飞防植保、收获、秸秆打捆等六个生产环节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成龙配套。合作社现有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大中型拖拉机、3台深翻犁、3台旋耕机、3台玉米精量播种机、2台飞防植保无人机、3台担架式喷药机、2台破碎玉米秸秆打捆机。根据作业面积,由合作社统一调配机械,组成3个作业队,可以满足1万亩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服务需求。同时,针对各合作社的服务特长及资金实力,指导性购置青储收割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挖掘机等设备,改装起垄平整机、播种机等,逐步开发引进新装备,更好地服务于周边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新篇章。

(二)“抱团发展”带动农机队伍提质增效

合作社现拥有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技术精湛的队伍。既有爱农机、善钻研、技艺精的“农机工匠”,又有懂农牧业、农艺栽培技术农技专家,还有善协调、懂管理的理事长。麻黄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建立了“农机服务微信群”,不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和协调会,参加农牧业部门及各类技术培训,互通有无,共享大单业务,踊跃参加全旗乃至周边地区社会化服务,农机服务出现“三三两两”小服务,“十指行动”接大单的热潮。同时,切磋技艺成常态,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及考证培训,病虫害植保讲堂、无人机播种技术、青储收割技术及销售渠道,参加各类农机大赛,极大地拓宽了机手们的视野、提高各类农机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三)“抱团发展”推动农机农艺高度融合

合作社为提高农牧业生产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探索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使用无人机为载荷平台,搭载液体喷洒系统、粉末喷洒系统、固体颗粒播撒系统作业,对农作物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和生长调节的社会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规模农牧业生产中统防统治强度大、成本高、时间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参考农牧业预警及有害生物危害的监测预报,积极提升病虫害防治和生长调节作业,切实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抱团发展”促进农机服务体系形成

麻黄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打造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行“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培训、统一农资、统一农技、统一耕作、统一销售,联合周边农牧业大户,为种植户提供机械化深耕、旋耕、播种、飞防植保、收获、秸秆打捆的全链条服务,为农牧户提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在进行机械化服务时,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服务质量,做到边服务、边监督、边验收,探索出将农机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方式,加强了新型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提高了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效益,推进了全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实现了小农户向现代农牧业方向发展。

(五)“抱团发展”开拓新型农牧业生产模式

麻黄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近几年服务中,拥有了诚信和规模,有较好的服务水平和口碑,培养了有资质的职业农机手30余人。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经营主体和服务队伍的能动互补作用,积极与农牧业企业主开展产业生产服务,催生出了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服务模式。通过机械化作业,为农牧户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减少农业种植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提升农牧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同时,利用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优势,探索“订单服务”,间接地帮助农牧民解决了农产品“生产难、运输难、储存难、加工难、销售难”的问题。

(六)“抱团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麻黄套引进多种项目,创建麻黄套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形成了集办公、购销、加工、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业功能区,累计为周边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每年通过收取仓储租赁费等实现村集体增收约70万元。合作社通过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关业务,年内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帮助农牧民增收2.12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村集体实力壮大,兑现了村集体与农牧民的双受益双增收的诺言。同时,深化集体经济“反哺”惠民工作,按照集体经济“532”分配模式,即:将集体经济收入中的50%用于扩大再生产、30%用于公益事业发展、20%用于困难群众救助。每年对全村70周岁以上老人、贫困大学生、困难党员138人进行慰问,同时加大对重病大病、困难户的资金及项目倾斜力度,切实将集体经济的红利普惠到了每一名需要关怀、帮助的群众身上。

三、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2023年,麻黄套村是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样板村,依托“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有效地突破了小规模分散型经营的制约,实现小农牧户和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机衔接,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5家,引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3万亩,服务农户230户,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全村社会服务以农业生产“五统一+一购销”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白萝卜、辣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出售”的菜单式、多环节半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化服务引导,整合政策、设备、技术、土地、服务等五大方面资源,推动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以现代物流园区为主体,集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等经营服务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突出社会化服务集聚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鼓励服务主体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引领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轨道。